深度剖析:抗战影片中的血腥暴力场景到底该不该让中国孩子看?
2023年8月,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的纪录片《731部队——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》播出,因还原细菌实验、冻伤测试等残酷历史场景引发热议。该片在部分平台标注“16岁以下建议陪同观看”,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“带12岁孩子观影后,孩子连续两晚做噩梦”,也有教师
2023年8月,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的纪录片《731部队——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》播出,因还原细菌实验、冻伤测试等残酷历史场景引发热议。该片在部分平台标注“16岁以下建议陪同观看”,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“带12岁孩子观影后,孩子连续两晚做噩梦”,也有教师
从题材的角度来看,《731》有着天然的优势。它聚焦于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暴行,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伤痛。根据相关历史研究,731部队在侵华期间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等罪恶行径,无数无辜百姓惨遭迫害。这种题材能够激起广大观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。就像当
电影《731》聚焦于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——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细菌战、人体实验等暴行。这是一段被鲜血和痛苦书写的历史,是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伤痛。有专家指出,历史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是塑造民族精神和国家认同的关键。电影作为一
当南京大屠杀的血色浸透1937年的寒冬,张艺谋用《金陵十三钗》的彩色琉璃撕裂历史的黑白胶片。这部争议与赞誉并存的电影,不仅是银幕上的悲歌,更是一面折射民族创伤的棱镜——它用虚构的艺术之刃,剖开了最真实的历史之痛。
当秦淮河的脂粉混入南京城的硝烟,张艺谋用《金陵十三钗》完成了一次对民族创伤的庄严祭奠。影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2,通过教堂中妓女与学生身份置换的极端叙事,将个体命运嵌入历史齿轮。
你不要再跟我说什么值不值的话了,要我说,我们干脆就去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。——《金陵十三钗》
《金陵十三钗》和《南京照相馆》是相隔14年的国产电影作品,探讨、比较这两部电影,不能抛开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环境。
电影《731》终于定档9月18日。此前,这部电影的相关话题引发公众关注:因一条30秒的预告片,曾传出“上百万人联名抵制”的风波;个别影院推出的团购影票活动中,也曾将《731》列入其中。这些信息相互叠加,让关于这部电影的争议与猜测一度沸沸扬扬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以照相馆老板、邮差等普通市民为主角,通过他们冒死保存日军暴行底片的过程,展现平民在绝境中的觉醒与抗争。影片聚焦“保存历史证据”这一具体行动,避免了空洞的英雄主义,更贴近真实历史中普通人的挣扎。
最近倪妮拍的新电影《东极岛》放出几张剧照,观众都看傻了。她以前总演那些漂亮姑娘,在《金陵十三钗》里穿旗袍戴花,在电视剧里穿名牌衣服走红毯。这次电影里黑得认不出来,头发乱糟糟还光着脚丫在礁石上跑。
近期刚刚官宣的《耀眼》和《龙骨焚香》相当值得期待,《耀眼》选关晓彤和李昀锐主演,两人气场简直就像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一般。
为啥有的影评让人忍不住点赞“说到心坎里”,有的却像自说自话?其实,秘密藏在影评人如何运用“态度资源”——也就是情感、判断与鉴赏的巧妙平衡。当我们谈论一部电影,本质上在做三件事:说感受、做评判、谈鉴赏。
数据显示,在评价情节与场景时,鉴赏资源占了74%,情感资源占26%,判断资源几乎没出现。这说明,大家更愿意从“好不好看”“有没有感染力”来聊,而不是直接评判“对不对”“该不该”。
在星光璀璨的娱乐天地中,总有些作品如流星划破夜空,留下深刻的印记。《完美的世界》便是这样一部电影,它不仅仅是关于逃亡与追逐的紧张刺激,更是一次关于人性、和平与救赎的深刻探索。
1937年的南京是一座被战火摧残得千疮百孔的城市,硝烟弥漫,哀鸿遍野。导演张艺谋用他那独特的镜头语言,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影片点评:好看,真的好看,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。真的,中国人有多纯朴善良,日本侵略者就有多可恶。前面有多好笑,后面就有多讽刺,前面有多魔幻,后面就有多现实。很意外的是姜文能以这样诙谐的方式去呈现这样的抗日(姜文是懂怎么制造戏剧冲突的哈)最后的审判,这一切的故事被